出版集團推閱讀護照 壓垮實體書店

業者直言,出版集團推出會員「閱讀護照」,恐是壓垮實體書店的最後一根稻草。圖為2023台北國際書展。(本報資料照片)
業者直言,出版集團推出會員「閱讀護照」,恐是壓垮實體書店的最後一根稻草。圖為2023台北國際書展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政大書城傳出將於8月31日歇業,創辦人李銘輝雖回應還有轉圜,但他指出的出版產業上下游矛盾問題持續震盪,業內人士直言,不僅電商的新書66折之亂令實體書店難以生存,出版集團推出的會員「閱讀護照」,恐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政大書城開業30年,董事長李銘輝表示,賺錢不是自己的考量,希望出版產業能有善的循環才做此困獸之鬥。出版界內唏噓之聲不絕,認為若書店一間間都撐不下去了,勢必對產業造成衝擊,小魯文化執行長沙永玲便預言:「可以想見未來幾年會是殺庫存的慘烈景象,到期的書不會續簽,新書書種將下降。」

政大書城無預警宣布停業,仍不免與今年初以來出版業爭議的折扣秩序有關。實體書店進書折扣與盈利結構息息相關,長期以來具銷售實力的大通路以52折、55折進書,而實體書店68折,部份獨立書店透過友善書業合作社以7折進書。

集結了40家出版社的出版集團自行推出的會員制「閱讀護照」,其中方案7200元可儲值30冊,可兌換定價500元以下的書籍,等於可以240元購得500元的書籍,換算下來讀者等於5折以下就可買到新書。

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、邊譜書店負責人廖英良說:「有些國家是規定圖書批售,大小廠商間的價格差距不得超過5%。」但台灣政府一直以來強調自由經濟,圖書進價屬民間商業往來而不涉入,不過他要問:「黃牛票就不是自由經濟?若黃牛票加價銷售可重罰,削價競爭就無法可管?」

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指出,以英美實體書店轉虧為盈的案例來看,網路原生世代書店經營需換個思維,「書是特殊產品,要逛才能挖寶的體驗,才是當代書店要做的」,與其比進價、售價,如何替讀者「發現」有趣的書更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