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眾通膨感受為何與CPI數據不同? 楊金龍解釋原因

物價漲翻天引民怨,但政府編布的CPI總指數漲幅,卻與民眾的感受落差極大,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此解釋。民眾常買的17項民生物資,在CPI總指數的權數只有5.67%。導致民眾對物價漲跌與CPI指數的感受落差極大,才會讓民眾誤以為CPI漲幅遭低估。楊金龍舉例蛋價即使漲30%,在家庭消費支出占比還是不大,因此對CPI影響不大。

央行總裁楊金龍。圖/李瑞瑾攝
央行總裁楊金龍。圖/李瑞瑾攝

楊金龍說,民眾對經常購買的商品(如17項重要民生物資)價格上揚,常給予比較大的重要性,對不常買的商品(如3C電子產品)價格變化,較少關注而忽略。然而,CPI總指數反映家庭購買各種消費性商品及服務價格漲、跌互抵的平均情況,因此整體漲幅較個別品項變動和緩,導致總指數的變動幅度,與個人對物價漲跌的感受落差大,容易使民眾誤以為CPI漲幅低估。

民生物資占CPI總指數比重僅5.67% 致民眾感受落差大

央行23日舉行理監事會議,總裁楊金龍會後針對民眾時常質疑「CPI數據失真」的疑慮給出解答。

楊金龍說,今年1-2月17項重要民生物資(如米、麵包、雞蛋)價格年增率高達5.72%,但1-2月整體CPI年增率是2.74%,主因是CPI總指數會受到民生物資以外的其他商品與服務的價格漲、跌變動影響,這些其他商品的權數達94.33%。

CPI消費籃共368項目,其中食物類漲幅4.77%、教養娛樂類漲幅3.32%、居住類漲幅2.46%、雜項類2.31%,而醫藥保健類、衣著類、交通及通訊類的漲幅,分別都只有1.77%、1.17%、0.86%。

廣告

價格年增率高達5.72%的民生物資支出,占整個家庭消費支出總金額的比重為5.67%,也就是說,民生物資在CPI總指數的權數只有5.67%。導致民眾對物價漲跌與CPI指數的感受落差極大,才會讓民眾誤以為CPI漲幅遭低估。

楊金龍強調,央行貨幣政策目標主要為維持「整體」物價穩定,參考整體平均物價來擬訂政策,全球央行都是如此。近期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已減緩,但仍需關注短期及長期通膨走向。

國內通膨短期間主要關注4大重點

楊金龍表示,國內通膨短期間主要關注4大重點,包含疫後娛樂消費需求復甦、服務類價格具「易漲難跌」的僵固性、國內電價調漲的外溢效果,以及禽流感推升食物類價格等。

電價比蛋價影響更大

至於電價與蛋價上漲哪個對民眾衝擊較大?楊金龍解釋,蛋價相對於整體CPI的占比不高,即使漲30%而且時常漲,在家庭消費支出占比還是不大,因此對CPI影響不大。

不過,楊金龍直言「電價就不同」,電價會波及到其他產業,假設電價漲幅完全反映,還要非常顧慮會不會波及到其他商品物價,包括小吃店、餐廳等都可能調漲商品售價。

楊金龍表示,去年、今年都提高電價,但政府也非常注意對一般民眾的影響效果,只是說這一次調幅相對高,市場、中央銀行都會關注。

長期關注重點:全球化發展、綠色通膨、人口結構、通膨預期

楊金龍指出,通膨的長期關注重點,包含全球化發展的演變導致供應鏈加速走向區域化及在地化,將使生產成本上揚、在地勞工的議價能力提高,增加通膨上行壓力。

另外,如氣候變遷與綠色轉型造成的綠色通膨代價,以及高齡化及少子化的人口結構改變,也將造成勞動力短缺、生產力或經濟成長率減緩,對通膨走向的影響具不確定性。

最後,通膨若居高且持續時間長,恐使較高通膨預期根深蒂固,這也需央行持續關注。(審核:葉憶如)

延伸閱讀

央行再升息半碼!學者喊意外:對國內經濟「雪上加霜」

利率連5升!央行總裁楊金龍宣布升息半碼 估GDP2.21%、CPI2.09%

升息仍為控通膨! 楊金龍偏鴿還是鷹?9大關鍵問答洩端倪

  •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李瑞瑾:生於網路世代的新媒體人,曾在2家網路原生媒體就職,主攻證券、基金等領域,用最貼近生活、時事的角度看待財經資訊,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讀者學習投資理財、掌握最新金融市場脈動。